来源:视觉中国
之前,作为一家TOP 30民营房企的当地投拓负责人,周晖频繁地收到各区土地推介会的邀请。
“今年明显感觉推介会特别多,出席的领导级别也高。”他告诉作者,区国土局负责人变成区里一把手坐镇,房管、国土、银行等部门领导也都列席,因为疫情缘故,很多推介会也同步线上举行。推介会类似直播卖货,详细介绍地块的位置、产业配套、融资开发等情况,甚至在土拍前,当地还放松限购、限售,目的都是为了力邀开发商举牌拿地。
但周晖已经意兴阑珊。他所在这家民营房企没钱买地,集团的钱除了用于保交楼、员工工资外,基本用于偿还债务,努力避免违约暴雷。即使如此,销售额同比下滑五成,以及外部发债受阻双重压力下,公司还不得不把部分资产摆上货架,等待买家。
不出意外,苏州首轮集中土拍最终冷淡收场。15宗地的平均溢价率为2.2%,其中11宗地以底价成交,无地块撤销或流拍,所有土地均被央国企、地方城投拿下,民营房企集体挂零。
今年以来,22个集中拍地城市的首轮土拍都大抵如此,继续延续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的冷清态势。
安信证券研报统计称,除上海、沈阳、郑州三城外,其余19城土拍平均溢价率仅为4%,流拍率为17.4%。拿地主体方面,央国企、地方城投拿地金额占比分别为53.7%、34%,民营房企继续下探到20.7%。
土地出让金事关地方财政命脉。卖地艰难,地方国企、城投被迫充当托底重任,但其部分并无地产开发资质及意愿。表面来看,多数土地有了归属,但实际上并未开工建设运营,存在空转嫌疑。
地产研究机构克而瑞统计称,截止到2022年3月末,去年22个集中供地城市成交土地仅有21%项目真正动工,一二三批次出让土地开工率分别为37%、16%及3%。
手握土地的地方国企及城投,二次寻找土地接盘者,形成有效财力,正成为迫切任务。另一端,没钱却有开发运营能力的民营开发商嗅到商机,开始押注代建业务,争做乙方。但实际上,地价高企、销售清冷的环境未变,双方利益需求难言一拍而合。
民企开发商集体消失,地方城投被迫出手
“朋友圈的投拓同行,一大半都转行了,很多房企就在苏州当地保留一两个人,只是日常监测下市场,也不会去拿地。”周晖无奈地告诉作者,现在基本处于躺平状态。
观察2022年前5月拿地百强房企排行榜,这份来自中指研究院统计数据称,纯品牌民营房企中,仅剩滨江、龙湖、碧桂园、新希望、德信、旭辉等六家,各自权益拿地金额分别为176亿元、72亿元、50亿元、20亿元、19亿元及14亿元,分别排名第5位、15位、26位、56位、64位及100位。
往年拿地大户,诸如恒大、融创、世茂、新城、阳光城、金科、中南、佳兆业、中梁等民企,则集体消失。华润、建发、中海、保利等央国企,以及背靠国家队的绿城、万科,则相对稳定,均位列拿地20强。
百强房企拿地销售比仅为0.15,有六成房企*停滞的背后,是销售额腰斩下滑、发债融资依旧困难的集体困境,手中的钱首先用于保交楼及偿还债务。眼下,开发商们又将迎来偿债高峰。
克而瑞数据统计,6-7月,200家核心房企到期债务规模约1755亿元。其中,民企占比67%。2022年至今,新增至少9家上市房企宣告实质性违约,至少3家实施债务重组,11家对即将到期债务寻求债务展期。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包括成都、福州、启东、台州黄岩、衡阳、株洲等十多家地方城投平台,*出现在拿地百强名单中。
作为地方国企的城投,主业为生地一级开发,包括土地拆迁平整、基础设施、安置/保障房建设,往往并不涉足二三级土地开发运营。广发证券统计称,全国仅有20%的城投平台实际开展市场化的房地产业务。
“地方城投主观上是不愿意往前扑的,都是不得已而为之。”一家二线城市某区城投公司负责人对此颇为无奈。他告诉作者,其行政区上半年搞土地推介,没有房企愿意去拿,存量土地也很多,*政府只能找城投去兜底,城投自身也有生存压力,估计下半年不会再往外推地了。
另一位熟悉苏州土拍的房企人士透露称,原来产业最强的工业园区出地很少,现在市里财政压力大,就让工业园区尽量多出地,其他难卖地的区就少出,减少流拍率,除非拍地前已经找到有明确买地意向的开发商。
不过,市场形势瞬息万变,也有临时放鸽子的情况。作者了解到,更早之前天津土拍市场中,有一幅4宗住宅+1宗商业用地,中南建设和*井合伙绑定拿地,并交了3000万元的保证金,但拍地前*井临阵爽约,这幅地*遭到流拍。
眼下,已经有城市在大幅压缩供地规模。以长春为例,商品房去化周期高达29个月,当地正严格执行“增存挂钩”机制,优先消化存量土地。故其2022年计划供地同比大幅减少四成,首轮土拍仅挂牌4宗,其中2宗地还遭流拍。
不出钱只出力,代建是门好生意?
当土地接盘者缴纳完土地出让金,但苦于无力开发,而房企有开发能力却没钱拿地时,代建这门生意便应运而生。
作为行业规模*的代建方,绿城管理CEO李军在今年财报业绩会上就表示,随着国央企拿地占比的快速提升,加之城投公司兜底摘地,我们的客群结构也在发生变化。
所谓代建,即开发商输出自身品牌、管理操盘经验,负责从定位、设计、工程、成本、营销、物业等项目开发运营全过程,并按照销售额抽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且派驻的项目团队薪资开销也由土地方承担。
按照土地持有方身份不同,包括政府代建(保障性住房、产业园、医院、学校等)、商业代建(国央企、城投或中小开发商)、资方代建(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项目)。目前市场主流为商业代建,这其中又包括纯代建(不出资不持股)、融资代建(只出资不入股)、小股操盘(仅出资占少量股份)三类。
作者获得的一家品牌房企内部代建手册显示,其底线原则包括不出资、不融资、不担保、不兜底(售价、利润、销量),并拒绝包括测算后净利润≤0%、实控人不做担保、土地权属不清、存在重大诉讼/行政处罚等项目。委托管理费一般按照总货值计提2%-3%不等,支付节点为每月支付,包括签约额、回款额、计容面积等不同维度。
看上去,代建是一门稳赚不赔的好生意,尤其是在当下民营开发商普遍没钱的背景下。
目前有超过40家品牌房企涌入代建赛道。不过,仅有绿城、建业两家代建公司登陆资本市场。财报显示,其2021年毛利率分别高达46.4%、59.2%,远高于传统地产开发业务20%左右的毛利率。
为了活下去,去年下半年开始,在得知集团总部没有余钱给前线团队买地后,作为一家规模房企天津投拓负责人,宋楠就开始转身扑向代建业务,寻找土地方合作。但他去市场调研一圈之后发现,2021年一整年,在京津冀市场,仅有绿城、蓝城落地的2个纯代建项目,另外还有4个融资代建项目。
对此,宋楠团队的思考是,现在的市场寒冬期,开发商想自己不出钱做纯代建,这几乎玩不转。
他进一步对作者解释称,原来市场好的时候,很多城投自己拿地自己做,现在整体市场下行,城投自己不好干,于是找代建合作干。但一般代建品牌看不上,除非是绿城、金地少数几个大品牌,要么代建方带资入局,大家利益绑定在一起,所以有些项目做着做着,就从纯代建变成入股合作了。“如果*销售不行,管理费拿不到,投的钱又退不出来,那就赔了夫人又折兵。”
地价高销售难,代建方难以大力出奇迹
身为一家北方省会城市区域城投公司操盘手,林达现在手里有6块地,3块处于开发运营状态,剩余3块仍在寻找代建方。
“我的底线是,保证项目不亏本,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一旦做赔了,就涉嫌资产流失,没办法交差。”林达向作者坦言,手里有一块2018年市场高点拿的高价地,至今不敢动工,一动就容易亏钱。
克而瑞统计称,截止2022年3月末,去年22个集中供地城市合计成交的2111宗地,仅有21%项目真正动工,且八成未开工地块中,仍有7%处于动迁中或未动迁,尚未达到土地平整状态。这与行业正常开发节奏明显相悖,快如高周转代表碧桂园,基本拿地即开工。
对此,克而瑞资深研究员吴嘉茗在近期一场业内分享时认为,我们今年调研走访发现,很多地方平台托底能力和意愿在不断减弱,自身开发建设能力不如规模化房企,他们引入合作方,这会导致项目开发商周期拉长,效率可能比较低下。
苏州投拓人士周晖做过测算发现,首轮出让的15宗地净利润率并不高,基本都在3%-5%之间。他告诉作者,尽管地方通过对土地降价、缓交土地出让金等办法,提高项目利润率,但本身地价还是太高,“纯代建方自己拿走3%、4%的管理费,*土地方可能还要赔钱,当地市场很少有纯代建项目”。
但是,土地难以长久闲置,只有转化为销售额货值才有实际价值。因此城投在寻找代建方时,也是十分谨慎。
城投操盘手林达告诉作者,我们倾向于融资代建,不能空着手来,想无本万利,把风险都由城投兜底,对方得出个几千万的前期启动资金。“相比民企,我们现在更信任央国企开发商,万一市场极端不好,项目干赔了,他们还有社会责任在,不会撂挑子跑了。”
眼下,房企出现暴雷潮下,不良资产处置AMC等金融机构,均主动或被动地增加了不少房地产项目。如何承接这部分所谓资方代建业务,不少开发商也悄悄打起了算盘。
“现在是代建的黄金时代,资方代建是未来方向。”绿城管理CEO李军此前曾表示,我们和金融机构一起出具纾困方案,对项目增加信用、品牌焕新、引进资本、保交付,将不良资产变现。
不过,至少当下来看,代建业务顶多算是暂时的防守策略,难以成为开发商的救命稻草。
“每年潜在新增市场需求逐步收缩,代建难以成为高成长性行业。”招银国际一份研报略显悲观地指出,整个房地产行业净利润率已下降至约5%,能够负担得起销售额的3.5-4%作为代建服务费的开发商越来越少,排名前5的公司已经约占60%的市场份额,下行周期,越来越多传统开发商的涉足会更加剧竞争,对目前25%的行业利润率形成挤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