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北京市通州区北大化村的碧水蓝天小区大门紧闭,居民们一律从侧门出入。5月中旬,镇政府在小区内贴出通告,称小区的房屋属于违章建筑需要拆除。
小区中的平静中隐藏着逐渐升温的矛盾。
碧水蓝天小区的房子是开发商以50年租期的方式 “租”给买房人的,*早一批“租约”签订于数年前。
小产权的隐患在“租房者”担心和侥幸的心理斗争中,成为现实。其实,鸡飞蛋打的威胁一直都在,并且随时可能发生。
侥幸与困惑
“这不是**次说这里是违章建筑。”刘刚(化名)说。2008年上半年,刘刚一次性付款约14万元,租下一套75平方米的房子,租期50年。子女都已成家,刘刚打算买下这套房子和老伴安度晚年。
刘刚介绍,早在2008年5月份,小区的围墙上就被写上“拆”字;6月份,北大化村下发了一个通知,说该社区属于违章建筑;紧接着7月份,该村所属的张家湾镇政府发布通告,劝大家不要购买以免上当受骗。
“2008年6月份,我的房子还没装修,我就过来住了十多天。”刘刚说,6月份关于“违章建筑”的通知让他很担心,不清楚事态会如何发展,就住在毛坯房里静观其变。结果,什么都没有发生,随着时间的推移,房子也被“租”给更多的人。
可见,政府部门对这一“违章建筑”的关注,至少在一年多前就开始了。但是,除了发布通告外,并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一次实施强行拆除,发生在去年上半年。“把第五排*边上一间房子的一角,弄掉了一块。”附近一家餐厅的老板告诉记者,一名城管在该餐厅吃饭的时候,表示实施强拆的人中就有自己,并劝该餐厅老板,这里的房子不能买。
这次行动,远远算不上真正的强制拆除,表演性威胁的意味更重。拆掉的那一角很快就被补上,房屋继续“出租”。在知道这一纠纷以后,上述餐厅老板依然成为了这里的业主。
即使是“租赁”之前对该项目纠纷并不知情的人也应该清楚,在任何一个农村,集体用地上所建的房产对外出售或长期出租,并不是站得住脚的做法。
现在这些业主们共同的困惑在于,既然是违章建筑,而且政府也早已知情,为什么早先没有采取措施,而是等到房子已经到购房者手里以后?
利益
据了解,该项目所在土地属于北大化村,几经转手。
与北京辖区内农村诸多对外开发性项目不同,该村集体组织并没有与开发商站在同一条战线上。
一位村民表示,村里跟开发商矛盾不小。据了解,该村村委会曾表示,这块土地几经转租,目前开发碧水蓝天小区的开发商沃尔斯堡(北京)**顾问有限公司,已经不是*初与村委会接触的租赁方,这家公司村里并不知道。
北大化村村委会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对于目前房屋面临强制拆除的问题,“村里不知道这事。”不过这名工作人员强调,“这里的房子*好不要买。”
目前可以明确的一点是,该项目开发商是从其他承租者手中租下该地块,而不是与该村村集体直接签订的租赁合同。
“现在开发商正在想办法解决。”一名接近开发商的人士对记者表示,目前还没有任何进展方面的消息。该项目面临强制拆除,“是因为某些人没有得到好处。”该人士表示,在集体土地上开发项目,一定要获得一个“说了算”的人物的许可,这家开发商拿这块地的时候,也是找了“说了算”的人,但是现在可能因职位调换等原因,开发商失去了庇护,才导致面临强拆的局面。
尽管都属于不合法的范畴,小产权房、农业生态园里的住宅、别墅都已经大量存在,这些项目背后,可能都隐藏着一个“说了算”的人。问题在于,个人权利的不稳定性给这些无法寻求法律庇护的居住者带来了隐忧。
碧水蓝天项目紧靠着张家湾镇通往北京主城区的主干道,旁边就是大片的农田,小区的大门和值班室非常简陋,完全看不出这里是一个新兴的社区。整个社区目前建成7栋楼,其中5栋都是2层结构,*高的一栋是4层,整个体量约三四百户,其中大量的房屋还没有入住。
这与几公里以外的小产权社区太玉园有天壤之别。据了解,这个号称北京*大的小产权房社区,建筑面积230万平方米,有住户七八千户,这两年不少空着的底商也渐渐满了,其中不乏中国移动这样的品牌商家。
“这需要政府从管理上到位。”对于碧水蓝天事件,中国人民大学土地管理系主任叶剑平表示。
“现在大家有个共识,当初花多少钱买的,能退给我们就行了。”户主刘刚说。他们现在联系不上开发商,**的证据是当初租房时签订的《北京市公有住宅租赁合同》的小本。
福山玺樾
6900元/m²
3室(10) 4室(1)
张湾区汉江南路36号(距人商转盘约6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