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房网讯 “在一个狭小的时间窗口里面,10多家内地房地产企业都在香港排队上市,几乎每家**基金经理的桌上, 都堆着一摞来自内地房企的招股说明书。‘应该**哪家内房股呢?’这是每一位基金经理经常问起的问题。”昨天上午,福建禹洲地产(01628.HK)营销总监陈赛红接受CBN记者采访时如此描述上市融资的激烈程度。
10月14日,作为禹洲地产管理层,陈赛红在香港参加了公司的上市**者推介午餐会。那段时间,这个团体在香港、新加坡、伦敦以及美国波士顿、纽约展开路演。从一站接着一站的路演过程中,她*深的感觉是:境外**者的口味变了,变得苛刻了、挑剔了。而在华尔街路演的时候,公司创始人林龙安几天几夜睡不着。
难逃“破发”命运
11月2日,禹洲地产在香港挂牌。和恒盛地产(00845.HK)等内房股命运类似,禹洲地产上市首日同样没有逃脱跌破发行价的命运。
首日挂牌,开市报价2.45港元,较招股价2.7港元低开9.3%,*低曾探至2.42港元,*终报收于2.68港元,微跌0.741%。招股说明书显示,禹洲地产的发行价为2.7港元,对应的市盈率为5.5倍,共募集资金近20亿港元。
受累内房新股在港“破发”、“低估值”等诸多不利影响,新股在香港发行的市盈率总体低下。恒盛地产发行价对应的市盈率为10倍,禹洲地产发行价对应的市盈率仅5.5倍,并以招股价下限2.7港元定价。相比早先预期的融资规模,融资规模缩水10多亿港元。
虽然“钱途”并不平坦,但仍有不少地产商坚定奔赴香港。陈赛红表示,这些公司“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原因,一方面是希望能够获得一张“上市牌照”,为未来扩张铺路;另一方面,地产商们均中长期看好中国楼市,如果不上市,将被边缘化。即便折价、时机不太恰当,也不会放弃上市之路。
**者“新口味”
受到金融危机及内地楼市去年低迷的影响,国际资本对内地房企从当年的追捧期直接进入到严格的选择期。他们的“口味”已经明显变化。
野村证券房地产高级分析师李烈伟公开表示,相对于金融危机之前,目前海外**者看待内地房企IPO更加理性。“**者意识到,用土地储备来对企业进行估值是有问题的,不能光看土地数量有多少,更应关注土地的位置和质量。”
禹洲地产的目前土地储备为350万平方米,其中近160万平方米集中于厦门,在近期上市融资的内地房地产公司中,属于中小型地产公司。陈赛红表示,他们在路演过程中发现,基金们不再“以土地多寡论英雄”,而是更为关注土地具体所处的城市、土地的优质程度能否带来高增长性。充足的土地储备不再是“一夜走红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