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房网讯(十堰晚报 记者严谨 余华韵)“十一五”期间,我市走大开放、大开发道路,在“请进来”上下功夫,在“走出去”上多尝试,积极融入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先后与俄罗斯、日本、罗马尼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友好关系;与天津河西区等五个市以及俄罗斯恩格斯市缔结为友好城市;引进了韩国三立、农夫山泉、万向集团、双星集团、雨润集团、京能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十堰,形成了一大批新的经济增长点。预计今年底全市利用外资7000万美元,是2005年的3.8倍;外贸出口总额达1.5亿美元,是2005年的1.95倍。
外贸出口再创新高。全市“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出口总额达到1.5亿美元,年均增长15%。但到2008年10月,全市外贸出口累计已突破1.5亿美元大关(年底达到1.87亿美元),年均增长20%以上,提前两年半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外贸出口目标。2009年,我市外贸出口逆势攀升,创历史*高水平,达到1.8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7%,增幅居全省第二。
利用外资年年攀升。数据显示:2005年全市利用外资1859万美元,2006年利用外资3459万美元,2007年利用外资4112万美元,2008年利用外资5045万美元,2009年利用外资5733万美元,比2004年增长52.9%。
对外合作日新月异。全市“十一五”规划提出:外经合作以年均25%的速度递增,力争到2010年外派劳务人数超过200人。数据显示:2005年全市外派劳务68人,合同金额17.4万美元;2006年外派劳务102人,合同金额170万美元;2007年外派劳务511人,合同金额315万美元;2008年外派劳务601人,合同金额450万美元;2009年外派劳务699人,合同金额520万美元。现有境外**企业3家,提前三年完成目标任务。
国内贸易一片火红。全市“十一五”规划提出:201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00亿元,年均增长10%。数据显示:200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25亿元,2006年实现144.7亿元,2007年实现170亿元,2008年实现210亿元,2009年实现254.25亿元,提前两年完成目标任务。
出口结构全面优化。以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轮胎为主体的汽车产品出口在我市出口总额中占据**优势,占全市出口总值的90%以上;汽车整车和零部件出口企业集群初步形成;加工贸易快速发展;“大通关”建设快速推进,目前我市已拥有铁路二类口岸一个、公路二类口岸计划今年年底竣工验收,设计吞吐能力60万吨/年。
产业承接成果丰硕。几年来,全市共组织44支招商小分队奔赴福建、山东、浙江、上海、江苏、广东等地区招商,以汽车配件、绿色食品、生物医药、纺织化工、矿产开发等产业为重点,签订项目合同9个,吸引**13.64亿元,签订意向协议40个,协议**13.7亿元。2009年,我市利用市外境内资金68.2亿元,超额完成了全年目标。
城乡市场更加活跃。围绕提升流通企业竞争力的目标,我市重点支持了以老虎沟农贸市场、中东海产品批发市场、堰中蔬菜批发市场为代表的农贸市场,以鄂西北小商品批发市场、韩国小商品市场为代表的小商品市场,以中国(十堰)汽配物流配送中心、白浪钢材市场、辰泓建材市场、虹桥建材市场为代表的专业批发市场等一批大型市场建设,大力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家电下乡“工程”,有效活跃了城乡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