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房网讯 十堰火车站是目前我市*重要的铁路客货运枢纽,承担国铁襄渝线通过及安康、汉中方向到发。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十堰火车站因广场狭小,越来越难以满足客流需求。
交通层面:火车站地区现状交通组织混乱复杂,人流、车流相互干扰严重,与城市道路衔接不畅,交通十分拥堵;人民路、车站路作为火车站交通集散通道,通行能力接近饱和,交通压力较大。
区域功能布局层面:区域间功能缺乏整合。站区内部功能未能与城市中的其他功能区协调发展。以商业为例,本地块内商业形态混杂、参差不齐,与相距不远的城市中心商务区缺乏必然的联系,导致商业氛围及层次差距巨大。现有火车站广场规模较小,不能满足高峰时期客流集疏散要求。
同时,铁路两侧南北发展不均衡。由于铁路和山地的阻隔,南北地块的开发强度与发展力度差异十分明显。南广场一侧城市面貌基本形成,北侧仍为原生态山地。
城市形象及空间特色层面:站区标志性城市空间的缺失。缺乏一定的城市识别力,周边空间所形成的城市界面及绿化空间分割严重,城市景观协调性较差,亟待改造。
火车站北广场效果图
南北两侧分担交通压力
十堰火车站据规划武当山机场越11.5公里,离市行政服务中心约3公里,与新十堰高铁站距离约9公里。为落实十堰市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加快构建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提高铁路客运服务水平,满足十堰旅游产业发展的强劲需求,完善城市交通综合换乘一体化枢纽功能,提升我市城市品位和门户景观形象,适应新的城市发展定位,我市邀请规划部门编制《十堰市火车站北广场规划研究》。
结合十堰火车站的周边环境,根据规划定位,南广场(现火车站广场)为对内,面向城市布置公交、出租及小汽车综合换乘;北广场对外,面向市外布置长途客运站、旅游巴士及公交、出租及小汽车兼顾部分城市客流与对外客流的换乘功能。
根据市规划设计院的规划,按照铁道部门划分标准,十堰火车站属于大型通过式车站,采用南北高架层联通的跨侧站房,使得交通压力由南北两侧分担。
改建后的十堰市火车站不仅成为十堰市的文化展示窗口和景观门户,也将发挥着更重要的“城市名片”功能,同时将成为区域铁路网上重要的现代化交通枢纽站。
道路系统层级明确
现有火车站位于站场南侧,建筑面积越1万平方米,周边建筑物密集、场地狭小。而规划中火车站北广场规划站房、地下停车场和商业面积10万平方米左右。凌空鸟瞰,简约大气,豁然开朗。
将来,市民可以通过凤凰路延长线到火车站北广场。
火车站北广场建成后,火车站将形成南北两个广场,两个广场分别位于襄渝线两侧。十堰火车站站区交通组织做到公交优先;地面只解决大型车的停放问题,小型车全部在地下空间解决;地面广场以景观为主避免过多车辆停放造成混乱;与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密切衔接。
按照规划,火车站综合区域将建立层级明确的道路系统,疏导地区内复杂的交通流线。主要依靠人民路、北京路、武当路及凤凰路五条结构性主干路构筑枢纽周边集散型通道;远期架设跨越铁路的高架桥联系南北广场加强快速疏散能力。
各类交通车辆线分布如下:
社会车流线:经凤凰路延长线和规划经路延长线的跨铁路桥,使南北广场车流沟通;北广场社会车停车场位于北广场西侧地下一层和地下二层;南广场社会车上下客区位于南广场西侧地面层。
出租车流线:经凤凰路延长线和规划径路延长线的跨铁路桥,是南北广场车流沟通;北广场出租停车场位于北广场西侧地下一层;南广场出租车上下客区位于南广场西侧地面层。
公交车流线:经凤凰路延长线盒规划径路延长线的跨铁路桥,使南北广场车流沟通;北广场公交车停车场位于北广场西侧地上一层;南广场公交车上下客区位于南广场南侧地面层。
长途车流线:北广场长途车停车场位于北广场西侧地上一层;南广场长途汽车停车场位于南广场西侧地面层。
设计两个站房方案
既有十堰火车站站场现有3台11线。站房位于站场南侧,建筑面积约10000平方米,站场北侧为山体,中央候车厅共分为两层,实际候车面积约2500平方米。东侧为售票大厅及车站办公,西侧是车站出站厅和行包用房。站前广场位于火车站南侧,以地面集散广场为主,周边建筑密度,场地狭小。
新建十堰站旅客*高聚集人数3000人,从站区条件入手,设计了两个站房方案。
方案一:旅客进站,出站都通过跨线天桥解决。站房面积越8765平方米。地下停车场及商业区80830平方米。按照此方案,将在南北广场间的襄渝线上架设两座天桥,供旅客进站和出站。届时,进站人员可以通过天桥上的楼扶梯下至站台进站。
方案二:天桥进站,保留原有地道出站。站房面积11326平方米。地下停车场及商业97144平方米。
另外,火车站站房为波浪起伏的带状金属屋盖,宛如十堰起伏的两条屋盖间的高侧天窗功能可为站房及地下空间进行通风和采光,符合低碳节能的设计要求。同样波浪起伏的带状站台雨棚金属屋盖,与站房建筑和广场景观形成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