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房网讯 历时超5个月的公开征求意见并反复研究、修改完善后,《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昨日正式发布。相比于征求意见稿,《意见》在过渡期、估值定价、产品分级等多方面均有所改动。尤其是对于外界*为关注的过渡期,《意见》在征求意见稿的基础上再延长一年半的时间,至2020年底。
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资管业务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攀升,截至2017年末,不考虑交叉持有因素,总规模已达百万亿元。同时,互联网企业、各类**顾问公司等非金融机构开展资管业务也十分活跃。
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意见》的总体思路是,按照资管产品的类型制定统一的监管标准,对同类资管业务作出一致性规定,实行公平的市场准入和监管,*大程度地消除监管套利空间,为资管业务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为确保平稳过渡,《意见》充分考虑存量资管产品期限、市场规模及其所**资产的期限和规模,兼顾增量资管产品的合理发行,提出按照“新老划断”原则设置过渡期。过渡期设置为“自《意见》发布之日起至2020年底”,相比征求意见稿而言,延长了一年半的时间。
央行上述负责人强调,过渡期延长是为了给予金融机构更为充足的整改和转型时间。过渡期内,金融机构发行新产品应当符合《意见》的规定;为接续存量产品所**的未到期资产,维持必要的流动性和市场稳定,可以发行老产品对接,但应当严格控制在存量产品整体规模内,并有序压缩递减,防止过渡期结束时出现断崖效应。金融机构还需制定过渡期内的整改计划,明确时间进度安排,并报送相关金融监督管理部门,由其认可并监督实施,同时报备央行,对提前完成整改的机构,给予适当监管激励。过渡期结束后,金融机构的资管产品按照《意见》进行全面规范(因子公司尚未成立而达不到第三方独立托管要求的情形除外),金融机构不得再发行或存续违反《意见》规定的资管产品。
《意见》的另一大突破在于推动资管产品打破刚性兑付。相比于征求意见稿,《意见》在打破刚兑方面并无明显改动。不过,由于打破刚兑的前提是要对资管产品实现净值化管理,为此,《意见》要求资管产品**的金融资产坚持公允价值计量原则,鼓励使用市值计量。同时,允许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部分资产以摊余成本计量:一是产品封闭式运作,且所投金融资产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的并持有到期;二是产品封闭式运作,且所投金融资产暂不具备活跃交易市场,或者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也不能采用估值技术可靠计量公允价值。
此外,由于银行理财是资管业务**的主力军,而个人类产品(即普通老百姓购买的理财)又占了银行理财近半壁江山,但当银行理财被要求向净值化转型时,也就意味着银行理财不再是稳赚不赔的安全品,这势必会引发这类**者资金的分流。
中信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明明称,可以判断的是,随着资管产品净值化管理的开启,不同风险偏好的**者将会表现出各异的**举措。对于低风险偏好**者,其资产结构的变化有可能使得大量表外理财转入表内,虽然资金依然停留在银行体系内部,但是相应的业务成本收益比也将变得不经济,而高风险偏好**者在理财的风险收益配比关系不再具有比较优势后也将有可能转向权益、房地产乃至海外资产配置之中。